“两年来,在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,茶园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。去年茶青亩产增加20公斤,每亩增加收入600余元,今年还会有更大的收益。”2月14日,在位于光泽县司前乡长庭村的“光泽县双庭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”基地内,看着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山,合作社理事长罗运平脸上洋溢着喜悦。
光泽县双庭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7年成立,注册资金396万元,成员58人。以服务“三农”为旨,坚持“民有、民管、民享”、“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平等互利”的原则,坚持质量第一,诚信为本,科学发展,规范管理,带领广大农民为建设新农村,为农民增收走出路子。现已建成示范基地茶园面积80亩,辐射茶园面积160亩。2021 年合作社收入达到16万元,比上年增加5万元。
该农场与来自江西省铅山县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中心、从事茶果水稻栽培、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研究的高级农艺师李火金结成利益共同体。由科技特派员李火金向该农场以现场指导、电话、微信、QQ等咨询方式,提供上门服务,为该农场提供种植过程中的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各项技术指导、服务,并负责推广新产品,不断提升管理和经营模式,建立生态农业管理模式。
茶苗栽培移植,坚持远景规划、合理布局、因地制宜、适当集中”的原则。既要考虑茶树生长对生态条件的要求,又要考虑园、林、水、电路综合配套。构成经济使用、生物多样化、生态立体化的农业格局。
茶苗管理日益完善。对茶园的统一管理使得茶叶的种植有条不紊。及时对茶园的杂草进行清理,完善茶园的水利灌溉设施,为避免茶苗被冻坏,种植初期的铺草保暖措施很有必要。农户们根据园区的地形地貌、地表坡度、陡峭程度以及土壤厚度等因素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,只有通过这种做法才能保持茶园水分和肥力的充足。
确保生态肥料的供应,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的使用。在病虫害到来期间,统一组织人员进行生态农药的喷洒。加强对种植的培训工作,提高种植人员的种植技术,对农场的种植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。
在科特派的先进科技知识指导 下,社员收人逐年增长,合作社刚办那两年,社员年均收入只有5000余元,现在,多数社员的年均净收入超过20000元。如,长年在该合作社参与管理和劳动的碗厂村滕家组社员袁济真,今年68岁,在合作社劳动一天,每天工资120元,以每月出工15天计算,一个月可以取得收入1800元左右。同时,科技特派员也得到应有的利益分红及补助,每月400元,全年5000元左右,另外,年终可得利润分红2000元左右。
生态效益逐步显现,由于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条件,茶叶生长良好,适宜茶叶种植的面积广,发展潜力大,建设标准示范茶园基地不仅可以为农民增收,重要的是能通过发展茶叶改变生态环境,保土保肥,保护生态平衡,生态效益显著。
社会效益影响扩大,该农场社员中,除了解决所在村的部分闲置在家的中老年人家门口就业外的村民22户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。还解决了周边村庄就业务工的村民20余户,每户增收1600余元,为巩固脱贫成果做出了贡献。
“通过项目实施,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缓解地方就业矛盾,增加农民收入,维护社会稳定,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,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。”科技特派员李火金说。
(发布在:光泽新闻2022年第四期第二版,作者是田裕铄)
欢迎您的到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