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近期《消失的她》十分火热,我也去看了一遍。
不少影评用性别对立的视角解读这部电影,令我匪夷所思。
在我看来,这部电影有内容,但是不真;有深度,但是不深。
简要剧情介绍
本片是“连环局中局”设定:
债务累累的赌徒男主(何非)意外发现救起的女孩(李木子)是上市集团千金,就与其恋爱并成功与之结婚,设计在周年纪念日深潜,将女主关入铁笼使其溺毙,谋求继承集团,此为“局一”;
女主闺蜜沈曼为揭穿男主面目,召集M剧团成员,意图用团队成员Jane“狸猫换太子”代替女主把持集团,其余人扮演警察、黑帮、酒吧老板等角色,让男主以为自己被“绑架集团千金”犯罪团伙盯上,陷入恐慌,此为“局二”;
闺蜜沈曼化身0败诉精英律师“陈麦”接近男主,表面上是帮他找出“此李木子非彼李木子”的证据,实则是诱导其供出犯罪事实,此为“局三”。
现实主义视角:剧情硬伤
网上分析剧情的很多,二刷三刷找伏笔的也不少,说这片子“细节满满”。
我来说几个自己发现的大问题:
第一是豪赌欠债挨揍的男主,靠什么保持优雅?现实里这样的穷赌鬼天天被追着要债,挨揍是青一块紫一块,脑袋肿得像猪头,被老板知道了连工作都保不住。男女主的相遇相知相恋,要打个问号。
第二是男主处心积虑谋害女主,不说绝顶聪明,起码智商正常。电视里看到“精英律师”的新闻,酒保恰巧对她的情况了如指掌,转头她刚好就在边上打桌球,男主竟没有半点疑心?
第三是所谓的“犯罪团伙”搞狸猫换太子漏洞重重。Jane说自己是李木子,集团的董事会答应吗?李木子的七大姑八大姨答应吗?男主根本不需要恐慌。
第四是男主的作案手法。在晚会上伪造不在场证明,制造时间差作案,如果警方立案侦查,这点小伎俩能骗过谁?何况,借了两套潜水衣没交押金,留了个尾巴。
男主既“精明”又“愚蠢”,人设相当混乱。
用现实主义视角来看这片子,经不起推敲,BUG太多。
浪漫主义视角:笼的艺术
陈思诚能整啥活儿呢?要么喜剧,要么爱情,你指望他搞符合现实,逻辑严谨?那恐怕是要失望的。
我想他要表达的内容,主题曲《笼》可窥一斑。
为何爱我者予我牢笼
为何囚人者也像困兽
困于金钱的牢笼,嗜赌成性,是故事的开始。
困于肉体的牢笼,溺毙海中,是故事的高潮。
困于精神的牢笼,噩梦连连,是故事的结尾。
为何爱我者予我牢笼?因为故事里没有爱情。爱你者予你星空,不爱者予你牢笼。
为何囚人者也像困兽?因为生活本就是囚笼。意欲逃离,不过是换一处而已。
何非头也不回地抛下李木子,想要逃离那座他痛恨的象牙塔时,恐怕想不到,塔外还是塔,笼外还是笼。
李木子坦然地摘下护目镜,拔下氧气管,在漆黑的夜里,隔着水下的牢笼,好似看见了阳光下欢跃鱼群组成的星空,获得了精神的解脱;何非处心积虑谋财害命,搞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,肉体搬进了监狱,精神也已然颓靡。
终局
二人的故事在开始便已注定,所以给人无尽的窒息感。
她困于理想主义,在肉体的牢笼里幻灭
他困于现实主义,在精神的牢笼里沉沦
该死的赌徒不会收手,就像画家无法放弃星空。
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什么教育意义,绝不是“要不要爱情”的选择——正因为爱情,观众才选择走进影院;正因为爱情,观众才感到惋惜——这电影里根本没有爱情。
它大概想说:生活是囚笼,理想是星空。如果何非没有沾染赌博,李木子多一些现实,或许他们会真正地相爱。
毕竟,不管何非如何篡改回忆,如何向他人编造故事,在他的每一次的回忆里,遇到李木子的那瞬间,都充满了阳光和温情,那一刻他是真的心动。
Extra:视听语言部分
陈思诚毕竟导过“我和我的家乡”,水平自然是不用讲的,所以我想特意说说视听语言部分。
追逐戏份多次使用穿越机,视觉冲击力很强;假李木子与何非在海滩约会的亮相片段,场景布置得篝火相当对称,有视觉美感,文咏珊在这个场景的表演松弛有度;最后何非将李木子骗入水下牢笼并抛弃的片段,镜头正反打节奏非常精准,辅以快速的景别跳切,让这个没有对白的场景具备十足的感染力。
此外有几个问题:
律师为躲避黑帮追击,冲进停车场,黑帮紧随其后。前一个镜头是帅气的漂移U型弯,然后再一个90度漂移入库,卷起漫天尘土;后一个镜头,黑帮竟跟丢了主角的车......男主角不会起疑心吗?
黑帮追杀片段,黑帮手持霰弹枪,距离5米不到,对着主角开枪,全空......要演就演真一点,完全可以距离远一点开枪,不然一下就让观众看出这黑帮是假的。
文咏珊饰演的假李木子用酒瓶敲自己的脑袋,流下来的血浆颜色太深,而且额前明显有好大一块血包,有点穿帮。
原创文章,作者:STEVE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shinecloud.com.cn